规范是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各专业人员技术的结晶,在实践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GB/T34312—2017)就是这样一项标准。联亚检测分享该标准的作用。
一是,雷电灾害比你想的危害更广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程向阳介绍:“近年来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害具有多样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弱电设备、通信等电子设施更易在雷电过程中泄放,也就是雷电从避雷针传导至大地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我国每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合计超过10亿元。”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正因为雷电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各部门及各行业的危害程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防雷减灾已成为社会公众和各行业及各部门重点关注的一项经常性议题。
据了解,我国的雷电活动属中等偏多,同时也存在明显规律性。“地域上,雷电活动有着南多北少的特征,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雷电灾害发生频率比北方更多;在季节性上,夏季尤其是汛期是雷电灾害发生的高峰期。”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副主任焦雪提示,北方相比南方虽然发生雷电灾害的概率较小,但是并不代表严重程度也会较小,因此从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来讲,仍要严格遵循标准中的处置程序、具体措施以及相关规范等。
二是,《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GB/T34312—2017)作用
标准《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GB/T34312—2017)由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重庆市气象局等单位共同起草,明确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管理要求,基于雷电灾害等级的分级处置原则,规定了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程序和具体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原则不明确、部门职责定位不清、缺乏严格规范的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管理程序和工作报告等问题。
该标准施行之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在雷电应急处置上政府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二是缺乏严格规范的应急处置管理和程序,同时也没有统一且科学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在防雷救灾等方面都存在漏洞。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施行后,以标准为准绳提出一系列要求和规范。以雷电灾害等级划分为例,在国标出台之前,如何界定重大、特大、较大和一般雷电灾害,各地都有不同标准,界限模糊。现在国标明确了划分标准,到死伤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在灾后调查和报告总结中起到了很好的规范效果。
随着防雷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目前我国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员伤亡集中在农村地区。之前有些人认为遭雷劈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因此从统计到防灾都未高度重视,各个主体的防雷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标的施行,如今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领域已经告别了自说自话的时代。”
标准是写在纸面上的,但绝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安徽省应急指挥部根据《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中制定的应急预案下发巡堤查险防雷明白卡,从预警、户外活动、急救3方面快速向居民科普防雷知识,通过新媒体等形式快速传播,短短几天阅读量点击量破百万,这次实践把气象标准真正用到实处,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更多防雷检测、防静电检测及雷击风险评估等相关内容可随时关注联亚检测www.lianyajiance.cn或拨打电话17767761861进行咨询。